风来了,想不动都不行。一年前的此时,沪指还在2000点附近苦苦挣扎。仅仅一年时间,这个中国A股市场的代表性指数已经直奔4000点而去。时隔七年之后,上证综指8日盘中突破4000点整数位,成为本轮牛市中的又一“标志性时点”。自3月17日再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之后,A股成交总量稳居于万亿元量级,8日更创下15544亿元的历史“天量”。在经济增速“换挡”的背景下,中国股市依赖流动性持续宽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快步走高,但同时也难免遭遇泡沫的质疑。股市做多情绪爆发下的“改革牛”,能否成为期待中的可持续“健康牛”?
疯狂的行情
10%股票一季度创造翻番收益
交易中的2327只股票,仅有33只下跌,这意味着:一季度几乎所有股票都在上涨;涨幅超过10%的股票近2000家,这意味着:随便买一只股票放着不动,一季度都可以赚10%以上;涨幅超过100%的股票有235只,这意味着:10%的股票能够一季度创造翻番的收益……
这样一组在微信圈流传的统计数据把今年一季度股市的红火形象地描述了出来。
今年以来,尽管人们对经济基本面仍不够乐观,但A股市场却走出了一波强势行情。截至7日收盘,沪指年内上涨超过22%,中小板指数涨幅逾57%,创业板指数上涨更是超过70%。
毫无疑问,货币政策微调的预期以及连续降息降准释放出的流动性是本轮股市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去年11月份宣布降息之后,央行今年一季度已经降息降准各一次。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很多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趋利的资金总是往预期收益更高的地方去。资金供给加大,股票价格必然水涨船高。
那么,当前的股市上涨是否仅仅是资金推动呢?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当前,长期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在下降,金融系统和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在下降,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这对市场形成很大的刺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项改革举措层出不穷,股市投资热点不断。从“一带一路”到“中国制造2025”,从军民融合到国企改革,从环保到金融,相关板块的股票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正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所言,近期股市上涨,是市场对经济增长“托底”、金融风险可控的认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下行、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应,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做多热情爆发沪指冲关4000点
8日,午后沪指震荡上行,摸高4000.22点的全天高点,最终以3994.81点温和收升。这也是时隔七年之后,沪指再度触碰4000点心理关口。
去年11月下旬央行降息,曾推动A股快速拉升。从2500点下方起步,上证综指用了短短11个交易日冲上了3000点整数位。进入2015年之后,一度经历震荡调整的A股自3月中旬再度发力,出现相似的“快跑”行情。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3月23日至27日,两市新增股票开户数高达166.92万户,连续创出单周历史新高。按此计算,3月以来共有逾400万户新股民加盟A股。
更多信息透露着市场情绪的高涨。在新增基金账户数以83.58万户创下近八年单周新高的同时,基金公司、券商资管和私募们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权益类产品的发行速度,其中公募基金市场时隔多年之后再度迎来百亿级偏股型基金的亮相。
另据统计,截至4月7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高达15765亿元,投资者“借钱炒股”的热情可见一斑。
疯狂的股民
第五代股民“小鲜肉”汹涌来袭
“曾经有一个牛市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机会过去了,我追悔莫及。假如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的话,我希望马上买。”
时下,股市行情前方高能,一大波80后,甚至90后的股民“小鲜肉”汹涌而来,这波新股民就是此轮牛市塑造出的中国证券史上的第五代股民。
A股每一轮牛市都带出一波股民,一茬接一茬,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20多年的变迁。当第五代股民闪亮登场时,“互联网+”的时代给了他们新的机遇,改革、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的社会背景,让他们在牛市中总是踌躇满志。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跟前四代股民相比,第五代股民有着鲜明的个性标签。
简单总结第五代股民的几个标签:首先,年纪普遍轻轻,只经历过行情上涨,未经历过熊市考验;其次,这波行情收益还不错,不少股市创富的神话还在发酵;再次,真正懂股票的人不多,大多都是在亲朋好友赚钱效应下盲目入市;最后,因为不懂,所以任性,胆大敢玩,加杠杆,手法够彪悍。
新手上路 想飞上天还需自我修炼
A股历来牛短熊长,前四代股民都经历过了一段完整的牛熊周期。一般来说,经历了完整的牛熊周期才算一个合格的股民。
在这波大涨的行情下,第五代股民的股市修养还远远不够。既然还谈不上“合格”,那第五代股民应如何自我修炼呢?
修炼1:摆正心态,理性对待市场,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切勿盲目追涨。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证券营业部,目睹了现场开户情况爆棚。不少急着“赶趟儿”的股民纷纷表示,“错过一天就少赚一天的钱。”股市真的成提款机了?不过,第五代股民除了急着“赶趟儿”,请千万别忘了股市还会“割韭菜”,别高位站岗。
修炼2:应从容淡定,股票投资赚快钱的想法不可有,不以涨喜,不以跌悲。“一入股市深似海”,不少第五代股民手机不离手,交易时间总忍不住去看几眼行情。股票投资是一种时间的艺术,既然牛市来了,对新股民来说,较优的投资策略不是瞅来瞅去,股票换来换去,而是“捂定股票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
修炼3:加强学习也是应有之意。匆匆入市,不懂不怪你,既然真金白银投入了股市,再不学习相关知识,牛市还不赚钱甚至亏钱,这就只能怪你不爱学习了。学习讲究方法,多看财经新闻,多跟市场热点,多听专家建议,买卖应成竹在胸,伺机而动,切勿跟着漫天小道消息走。
修炼4:重视资产的合理配置,卖房炒股不可取,满仓进出风险大,切勿在股市投资孤注一掷。专家建议,股票投资额的配置应结合个人和家庭实际财务情况,以30岁左右的年纪为例,一般来说,若是稳健型的,40%左右即可;若是激进型的,60%以上。
市场呼声:“改革牛”期待成“健康牛”
股指大幅上行的同时,A股市场规模和估值也在快速提升。来自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两市总市值已突破51万亿元。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分别达到20.07倍和49.20倍,上证综指的平均市盈率为17倍,中小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48倍,创业板则逼近百倍大关。
关于股市“泡沫”的争议也随之而来。8日当天,沪指盘中振幅达到近百点,创业板盘中一度暴跌逾4%,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市场多空分歧的加大。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援引统计数据说,若合并市盈率为负的股票,共有43%的股票超过100倍,半数股票超过83倍,七成股票超过51倍。“诸多迹象表明,A股风险已大幅出现,且越往上涨,风险越大而不是越小。”李大霄说。
这样的高估值是否意味着市场回调在即?牛市是否已经见顶?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更是直接抛出一个问题:“即便蓝筹股估值也不那么便宜,在这个条件下,我们是否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熊市?”
由于估值问题导致的熊市什么情况下会发生?高善文认为,总结中国历史经验,一个超越市场预期的熊市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货币政策紧缩。单边的熊市都发生在货币政策紧缩背景下,货币政策紧缩打击了市场估值,并通过经济基本面恶化打击企业盈利,从而形成双杀局面。
“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以历史经验为参照,即便在短期之内基本面、盈利面恶化,货币政策总体上也是支持的,而且整个长期的前景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很可能不会出现迫在眉睫的熊市。”高善文说。
在部分业内人士提示投资者关注短期风险的同时,还有些机构则不以为然。国信证券甚至表示,“放弃对短期点位的预测,享受流动性泡沫”。在一些私募基金人士看来,这轮牛市始于2013年,第一阶段是制度性的红利,第二阶段是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
性红利阶段,第三阶段尚未到来。
对于火热的A股而言,跟随全面深化改革的脚步加快自身改革,建立起注重价值和回